湛江农垦友好农场:全产业链赋能 打造菠萝“金字招牌”
湛江农垦友好农场坐落于雷州半岛徐闻县中南部,金字招牌作为徐闻菠萝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产区,湛江有着50余年的农垦农场菠萝种植史,常年保持在1.8万亩左右,友好业链年均产量超4万吨,全产产值近3亿元。打造
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菠萝友好农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金字招牌以产业强镇建设资金为杠杆,湛江构建起集科研育种、农垦农场标准化种植、友好业链精深加工、全产冷链仓储、打造智慧物流于一体的菠萝菠萝全产业链体系,助力广垦菠萝从地域特产向中国“金字招牌”跨越升级。金字招牌2023年,友好农场成功跻身国家第一批产业强镇行列,为乡村产业振兴树立示范样板。
无人机飞防作业
引种培优:让“伤心果”变身“致富果”
友好农场的万亩菠萝田处于菠萝生长黄金地带,早期主要种植巴厘品种,占总面积的98%以上。由于种植存在品种单一、管理粗放、单价低等问题,一度出现“农户不敢种,商人不敢收”的窘境。
2021年以来,友好农场利用菠萝产业强镇项目,引进台农16号、17号等优质凤梨品种,筛选出果肉嫩滑、酸甜适中的台农17号等优良品种,试验示范种植480亩,并通过GPS定位、盖膜、电石催花、果实套袋等技术创新,努力攻克凤梨管理技术难题,实现了亩均利润近3000元,让农户的“伤心果”变成了“致富果”。如今标准化种植模式已带动30户农户种植台农17号、芒果凤梨、冬蜜凤梨等新品。农场计划3年内实现1万亩新品种示范规模,覆盖率达50%以上。
湛江农垦菠萝产地运营中心。
革新流通:实现从田头走出国门
为破解农产品流通难题,友好农场投入农业强镇资金1000万元,建成300平方米包装中心与2368.96平方米物流中心,整合省级产业园资金215万元打造4500平方米产地交易中心。如今每日清晨,包装中心的工人为带露菠萝套上防护网衣,经物流中心发往湛江农垦菠萝产地运营中心(广东徐闻RCEP菠萝国际采购交易中心)进行智能化分选。在这里,菠萝经过重量、糖度、成熟度三维检测完成“数字体检”,然后发往全国、走出国门,年交易量突破10万吨,实现从田头走出国门的高效流转。
菠萝机械化田间管理。
精深加工:激活产业链深层价值
友好农场整合资金550万元建设1640平方米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库,配套菠萝分级及地磅等相关设施,并利用现有的茶厂厂房等资源引进合作方,将雷州半岛无人问津的菠萝小果,变成了“万人迷”的鲜切小菠萝,实现年加工菠萝鲜果近5000吨。同时联合省供销社投资8376万元,建设1.42万平方米的冷链物流中心,形成5万吨年吞吐能力。通过菠萝精深加工与冷链物流服务有机融合,有效延长菠萝产业链,提高菠萝产业附加值,带动职工和周边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菠萝机械化种植。
强镇惠民:打造联农带农共同体
“企业增效与职工增收并重”是友好农场的发展初心。友好农场通过示范种植,严格执行《凤梨生产技术规范》,按照“50亩一格、300亩一基地”的标准,打造了3个规模化、标准化、水肥一体化的种植基地,做到管理、种苗、技术、物资、采收、销售的“六个统一”,实现凤梨亩产超5000斤。农场还免费为农场职工及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提供种苗支持、技术服务及销售服务。截至2024年底,带动菠萝新品种种植面积超4000亩。
下一步,友好农场将锚定“强农、联农、富农”的目标,主动服务“百千万工程”,围绕延长菠萝产业链、提升菠萝价值链,保障菠萝供应链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集农业、人文、康养、旅游为一体的菠萝产业强镇,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农垦样板”。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梅州移动:织密高铁网络“数字天网”,护航暑期“爽爽出行路”!
- ·宁夏市场监管厅出台信用修复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 ·广西:建强“五支”队伍 提升“五种”能力 助推“十四五”药品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
- ·河南省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拉开序幕
- ·“足球之乡”绽放全运激情!梅州承办十五运会群众组足球比赛交出完美答卷
- ·新疆市场监管局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调研和产品质量安全“回头看”
- ·常抓不懈勇担当 攥指成拳保民生
-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暨“放心消费在昆明”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 ·今天下午起梅州降水趋于减弱,需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防御
- ·江苏省迅速推进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
- ·@所有企业!江苏省“歇业备案”系统正式上线!
-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约谈各大电商平台 着力解决网售产品质量突出问题
- ·嘉应学院2025年面向广东省提前批本科卫生专项普通类(物理)录取信息公告
- ·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执法稽查工作暨2022民生领域“铁拳”行动部署会召开
- ·2022年内蒙古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这样干!
- ·河南省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