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地球”,被发现了!
科学家在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发现“超级地球”
浩瀚宇宙中,超级地球是被发现否只有地球这样一颗有生命的星球?抱着这样的疑问,人类从未停止过寻找地外生命的超级地球步伐。
最近,被发现科学家有了一项重要发现。超级地球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领衔的被发现中德联合研究团队,在一颗类似太阳的超级地球恒星周围,找到了一颗质量为地球的被发现十倍、可能有类地生命的超级地球“超级地球”。
这是被发现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TTV)反演技术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发现这类行星,相关成果于6月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超级地球
利用TTV反演技术发现的“隐藏”在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内的行星开普勒-725c。(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供图)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超级地球论文第二作者顾盛宏介绍,被发现这颗新发现的超级地球行星围绕着一颗名为开普勒-725的恒星运行,该恒星距离太阳系约2472光年,比太阳“年轻”很多,只有16亿岁,表面活动更为剧烈。
“‘超级地球’在一个像太阳一样的恒星附近的宜居带里,也就是说它有可能存在类似于地球上的碳基生命。”顾盛宏介绍,“它离我们有将近1.6亿个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这么远。”
目前,科学家已发现5912颗太阳系外行星,但适合类地生命生存的行星数量少之又少。通常,科学家主要使用凌星法和视向速度法来发现系外行星,但是,对于像地球这样体积小、轨道远离宿主恒星的行星,由于观测精度不够,用这两种方法很难发现类似于地球的行星。
“起初,这颗行星并没有被发现,而是‘藏’了起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论文第一作者孙磊磊介绍。该研究团队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反演技术,通过观察开普勒-725行星系统中另一颗凌星行星穿过宿主恒星表面的时间对其公转轨道周期的微小偏离,成功地推断出这颗“超级地球”的存在。
顾盛宏还表示,已发现的宜居带行星是否真的具备类地生命存在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真的能够找到一颗类似地球的‘蓝色星球’。那时,将能够回答‘在浩瀚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这样一颗有生命的星球’这一千古难题。”顾盛宏说。
- ·滚动丨降水趋于减弱,梅州市防汛应急响应调整为Ⅳ级
- ·山东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全力打造全国放心消费环境高地
- ·海南省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重点整治四大领域
- ·安徽建立学校食品安全“你呼我应”工作机制
- ·让孩子练一手好字,梅州这个暑期书法培训班今日开班啦!
- ·山西太原探索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电子化管理成效明显
- ·宁夏强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 ·青海:强化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建设 扎实推进风险分级分类监管
- ·首届福建中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双年展开幕
- ·2024上海禁传宣传季活动启动
- ·天津市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 ·贵州出台方案力推“三大行动”落地见效
- ·梅平高速路地联动见实效,携手共护“致富路”!
-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盐湖产业计量服务能力提升
- ·福建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打造“食安福建”新样板
- ·广东多点发力推动市场监管审批服务利民惠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