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预制菜产区Top20,到底强在哪里?
近日,《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产区TOP20》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上发布,到底来自广东、预制河南、菜产福建、区T强里山东等省份20个产区上榜,到底其中,预制广东佛山顺德位居榜单第一。菜产据艾媒数据显示,区T强里中国预制菜市场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到底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预制这一增长趋势背后,菜产或许能从榜单中逐一窥见。区T强里
《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产区TOP20》发布现场
Top20有哪些过人之处?
从分布地区来看,本次榜单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福建和河南这四个省份。不难发现,这四个省份均在农业领域上有优势,四省均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实现从原料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垂直整合。其中,山东依托寿光全国最大蔬菜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打造了规模化原料供应体系;广东则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水产畜禽养殖优势,整合清远鸡、湛江对虾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原料保障网络。
在产业配套方面,冷链基础设施升级与产业发展形成显著协同效应,如广东率先突破超低温锁鲜技术,将预制菜保质期提升至180天以上;河南华鼎冷链研发的“雪豹数智大模型”更实现了全国20万家门店的智能调度与秒级响应,彰显出产业集群的数字化升级成效。
在核心技术研发、装备升级和数字化应用上,四省也形成差异化突破。山东省突破蔬菜深加工技术,推动预制菜品类多样化;广东在超低温锁鲜、分子保鲜等领域拥有多项专利,其中液氮速冻比传统速冻的效率提高了约2.2倍;河南双汇的“智能工厂”实现从屠宰到预制菜的全流程数字化,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福建深耕自身特色农产品资源,在水产品预制菜领域具备成熟的加工技术。
这些优势不仅支撑四省在全国预制菜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推动中国预制菜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
佛山顺德何以领跑全国?
作为全国预制菜产业策源地,广东佛山顺德领跑全国,更有广州白云、佛山南海、肇庆高要入选榜单,四个地区入选也再次彰显“广东实力”。这其中,有着“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的顺德尤为瞩目。
说起顺德,不少人会联想起各种粤式美食,煎、蒸、煮、炸、炒,不同做法有着不同的味蕾享受。基于这样的美食功底,顺德发力预制菜自然有先天优势。近年来,顺德通过发挥深厚的美食底蕴优势,强化政策引导,明确以“一心两翼三产”融合的路径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深度推动“一园多区”建设,初步构建预制菜“农产品供应+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贸易销售+品牌推广+科技研发”的发展生态圈。
其次顺德聚焦强链补链开展招商引资,择优引进袁记、新雨润、屏荣等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总部基地项目落地,逐渐增强产业聚集效应,并支持当地骨干企业发展壮大。顺德以产业大会为平台、产业园为载体,不断集聚全球要素资源,并依托“佛山制造”实力,推动“世界美食之都”的文化禀赋实现工业化跃升。
“媒体+”助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顺德以“媒体+”战略构建全球文化IP,在产业大会上发起“媒体+”助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以文化赋能产业,以品牌引领价值,强化产业文化的引领力与支撑力,彰显佛山顺德的战略眼光、产业实力、创新魄力与产业建设的爆发力。
能窥见哪些发展特点?
产业的未来将有哪些走向,是更多人所关心的问题。从这份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将更具地域特色和智能化两大发展特点。
中国预制菜产业将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企业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如广东省作为产业集聚区,拥有何氏水产的免浆黑鱼片、酸菜鱼等冷链水产预制菜,壹号土猪的生态养殖猪肉系列,以及广酒利口福的广式点心与传统粤菜预制化产品;浙江省的小饭柜专注免切免洗、加热即食的预制酸菜鱼,主打“5分钟吃上大餐”的懒人经济卖点;福建省有三都港的宁德大黄鱼系列和圣农发展的全产业链鸡肉预制产品。这种基于地域禀赋的产业布局,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共同推进了预制菜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未来,预制菜产业将向智能化发展。一方面,AI、液氮锁鲜等技术的应用将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提升,如恒兴食品的AI质检系统实现微米级异物检测;另一方面,随着RCEP等政策红利释放,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将成为增长新引擎。此外,消费升级将加速品类细分,低脂、低糖等健康型产品及地域特色菜的市场占比将持续扩大。
撰文:黄俊杰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