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播多种疾病的风险!警惕被这种蚊子“叮”上

炎炎夏日,叮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有传烦人的播多病的被种蚊子越来越活跃。被其叮咬除了带来瘙痒的种疾“红包”,也可能会有传播多种疾病的风险风险。
其中最为常见的警惕传染病包括:疟疾、登革热、蚊上流行性乙型脑炎、叮黄热病、有传基孔肯雅热、播多病的被种寨卡病毒病等。种疾

伊蚊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
而按蚊传播疟疾
除伊蚊外,按蚊这种“翘起尾巴”吸血的警惕蚊子也要警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蚊上全球每年仍有约60万死亡病例是叮由按蚊造成,它能传播疟疾!
1疟疾是什么?
疟疾,民间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几千年。主要经受感染的按蚊叮咬传播,或者经输血感染。
我国于2021年获得世卫组织的“消除疟疾”认证,但2023年全球仍有约2.6亿例疟疾病例,由于人员的跨境流动,我国每年仍有数千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每年都有疟疾死亡病例发生。
疟疾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出汗。
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重症疟疾,多数由恶性疟原虫所致,以脑型疟疾较多见,出现意识障碍、多器官衰竭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发病至死亡可短至4天!
夏秋季(5—10月)正是蚊媒活跃的季节,需要提高警惕!
2按蚊怎么传播疟疾?
按蚊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传疟能力仅出现在雌蚊成虫期,且需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吸食过含疟原虫的血液;
二是疟原虫在蚊体内完成发育(9~28天,温度、虫种影响周期)。
一只感染疟原虫的按蚊,一生可通过叮咬感染数十人。
按蚊成虫停落时尾部高高翘起,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其它蚊虫。另外,按蚊翅膀多具有明显的黑白斑,这也比较显眼哦。
按蚊多在夜间活动,尤其是黄昏后至黎明前,是它们叮咬人类的高峰期。
3科学防疟做好三个“三”
01出境前“三准备”
①了解当地的疫情,学习疟疾防治知识,留意海关部门及当地疾控中心公布有关疟疾疫情及科普信息。
②携带好防蚊用品。
③优先选择有纱窗、纱门、空调的住处。

02防蚊=防疟!防蚊做好这三点
①物理隔绝:使用纱门纱窗、灭蚊灯、挂蚊帐(长效杀虫蚊帐),外出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
②化学防护: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或驱蚊脂等成分的驱蚊液(按说明书使用),科学合理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电蚊香液、蚊香、灭蚊片等。
③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03归国不适速就医
①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区归国人员,若出现头痛、发冷、发热、出汗、腹泻等症状,立即前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传染病专科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便于开展疟原虫筛查!
②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只能退烧,不杀疟原虫!
③确诊疟疾后全程规范用药,严格遵循医嘱治疗!
预防疟疾的关键是“防蚊”
如有去过疟疾流行区
出现发热、头痛等不适症状
请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